Monday, July 31, 2017

無極氣功簡

培養內氣的好方法, 若想在能量療癒上,有更深入瞭解,這是必修的課程。


淵源
當年,蔡松芳大師向其師兄金仁霖學習無極氣功的站椿時,數個月下來,其他的學員全部打退堂,只剩蔡松芳一人持續練習,加上自己用心,效果顯著。1956年經過金仁霖推薦給他的老師葉大密指導後,功力大增。1960年初開始在廣州推廣無極氣功。有慈悲心,後來徴得師父葉大密的同意,將楊式太極拳秘傳的無極氣功,公開於世,是為了治病救人。1980年六月,廣東中醫學院創立氣功研究室,副院長劉汝琛三顧茅廬,邀請蔡松芳大師辦理無極氣功訓練班,欲罷不能,連續辦理三期,近三百學員名,效果顯著,因而被授予廣東中醫學院的氣功榮譽講師,以後推廣無極氣功至全廣東市、港澳、海外。1986年元旦,蔡松芳大師到廣東丹霞山别傳寺皈依佛門

無極氣功的練功要領(從書中摘要)
一,三點一線,身體中正,湧泉、會隂、百會等三穴,三點一直線,身體中正,兩腳平行同肩寬,沈肩墬肘,含胸拔背,虛領頂勁
二,起功宜慢,鬆靜自然,全身放鬆,自身觀察各部重要穴位是否放鬆,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循環不已。
三,精神內斂,怡淡虛無,練功時,拋棄一切思慮,進入無我的狀
四,意守丹田,忽忘忽助,內視肚臍,注意力集中,但宜自然,不可過度,若存若亡之狀態為最佳。
五,自然呼吸,意念忘息,回歸幼童的腹部慢呼吸,順其自然,到幾乎把呼吸忘記的境界。
詳細的要領和步驟,新、舊版書中都敍述向很清楚。

多重效果
一,改善學員慢性疾病的症狀,站椿調息、靜心,內觀,此與瑜珈慢呼吸,對慢性病的改善,有異曲同工之妙。鬆慢呼吸,可降低平時的生活壓力和步調,大部分的慢性疾病,即可由提高副交感神經來獲得改善
二,練功時,有些教練和學員相互感應。舊版書敘及,練功時,有些教練可感應到學員有問題的經絡。或許有些人,會認為這種說法是迷信,但義大利的科學家,2000年曾經提出實驗證明,當兩人一起工作時,兩人腦波並不類似,但兩人一起靜坐時,兩人的腦波則類似。練習站椿,進入練功狀態後,應與静坐狀態相近,彼此可相互感應。若想在能量療癒上,有更深入瞭解,這是必修的課程。
三,功夫一流,蔡松芳大師,在書及網路影片中的實例記載,內功、太極推手、接受各武術界的挑戰

符合選擇氣功的三條件
一,收費低廉,普及大眾,蔡松芳大師提出"學費從廉還可酌情減免",成立快三十年的澳門無極氣功保健班,目前學費是8堂課,約3千元台幣。
二,學員高手備出,因蔡松芳大師無私的教學和本身力行的鍛練,廣州、港澳,海外等地, 有不 高手的學員。澳門政府最近將於無極氣功,向聯合國申請世界遺產的項目。
三,傳承清楚,數代歷練,從太極宗師楊露禪,數代傳至葉大密,後傳至蔡松芳

禁忌

患有急性病,精神狂燥症,發高燒,大吐血,心臟病發作者,不宜練功,應找醫生治療。



参考文獻


書, 蔡松芳、伍錫培,無極氣功,太極拳基本功,香港萬里書店,總代理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3


Thursday, July 27, 2017

中醫師需要學氣功嗎?

古代文獻𥚃,很多討論醫者和患者氣感的文章,但是卻很少提到如何訓練醫者有氣感的感覺。

前言
針刺的氣感分兩方面,酸麻脹痛是患者的感覺,沈緊澀滯的醫生感覺。古代文獻𥚃,很多討論醫者和患者氣感的文章,但是卻很少提到如何訓練醫者有氣感的感覺。其實古代中國醫術和道家是不分的,道家的練氣和中醫是息息相關的。可惜目前在中國和台灣的中醫藥大學𥚃,氣功大概只是課外活動的選項而已。

有現代儀器,為什麼還要學氣功?
諾貝爾獎得主/生物化學家,Albert Szent-Gyoriyi"在毎個古文明的傳統醫療中,療癒都是與能量的移動相隨著"。中醫亦屬於能量療癒的一種,診斷(聞問)和療法(針炙、推拿、導引)都屬於能量療癒的領域。能量醫者有個基本要求,必須有特的敏感度,才能偵測到病患診斷和治療時的各種變化。某些少數人,天生特別敏感,甚至可偵到別人經絡上的毛病,但這種人不一定會治病。大部分的人,要靠不斷的自修鍛練,才能增加敏感度,最好的方法就是平常用心觀察自己身體上的變化。但是現代儀器的解析度和準確度,非人可比的,為什中醫師還需要練習氣功?現代儀器的功能是有限度,某些慢性病的病理都還沒有搞清楚,如何用儀器完全取而代之。更何況人是有生命的靈體,醫者與患者間的互動,噓寒問暖,鼓勵患者生活自律,是没有任何東西可以取代的。練習氣功,讓交感神經多休息,副交感神經多活耀些,可增進身體健康,頭腦清晰,手指靈活,知覺靈敏,這些對能量醫者實施療癒時,都有很大的幫助。。

實例
大陸北京名中醫徐文兵,曾和梁冬共同主持电視節目《國学堂》,《黄帝内×天年》。1997師從周稔豐教授學習五禽病气断。亦學習内丹功法形意 要求他的學生要練習站樁,練氣,站到等到學生的手,可以偵測患者身體上的極寒之處,才訓練如何從其極寒處,將寒氣排除,達到治病的功能。他亦提到,當有病患走進診所,讓他有寒顫且壓不住病者病氣的感覺時,就告訴患者的另請高明。以上是兩個中醫與氣感的例子

氣功的選擇
市場上的氣功派別繁多,包括有動功和靜功。動功有八段錦,易筋經,五禽戲,拉筋功,瑜珈等都可以,靜功要有調息,靜心,觀等選擇的原則上有幾個重點,一,不要太重盈利的派別,二,觀察其培養出來的學生的程度,三,最好有傳承清楚,且經過數代的歷練的功法。若有中醫和氣功雙重背景的老師最好。最後介紹一本靜功的書:無極氣功,太極拳基本功,作者蔡松芳,有慈悲心,將楊式太極拳秘傳的無極氣功,公開於世,是為了治病救人,曾在廣東中醫藥大學教氣功,被授予氣功榮譽講師。




Saturday, July 22, 2017

中醫和氣功的酸麻脹痛,是得氣?

為什麼美國另類療法美國的主管單位NCCIH的研究補助計劃中,特別強調不接受, 對於針刺高手與一般針刺醫生比較結果的研究?

許多有中醫治療經驗的病患,不管是針灸、推拿、導引、按摩,甚至於練氣功的學生,針刺醫生和氣功師父都會告訴你,有酸麻脹痛的感覺,就是得氣,這是好的現象。這種有氣感的感覺,應該是中醫治療上病患恢復的跡象,或練習氣功有更進步的階段,都是可喜可賀的。在中國古代,有能力喚起經絡中的氣,被認為是評估的標準針刺師掌握專業技能水平, 黃帝經靈樞有描述針刺氣,“刺之而氣不至,無問其數。刺之而氣至,乃去之,勿復鍼。氣至而有效,效之信”

不久之前,看到美國另類療法的研究補助計劃中,特別強調不受歡迎且不接受, 對於針刺高手與一般針刺醫生比較結果的研究計劃。心裡始終不解,為什麼美國另類療法的主管會有這種想法呢?後來看了幾篇文章,許多針刺研究的歐美研究的針刺論文裡,都用標準的程序,某穴位,用電流、電壓多少,通過多久時間等等,而都沒有提出酸麻脹痛得氣感覺的要求。如果得氣是這麼重要的指數,為什麼不把得氣,數字化、標準化,作為一種中醫患者療癒的指標。有療癒數據的指標,應該會比針刺高手與一般針刺醫生的相比較科學化吧? 歐美的心理學,情緒、喜怒哀樂都可以用某種測試的方法,來衡量它的高低,為什麼酸麻脹痛,得氣不行呢?

中醫界的針刺研究得氣的論文𥚃,2013年中國天津中醫學院[1],10,492研究論文, 水準的得氣論文169篇(145中文24英語), 分析的結論是,得氣和臨床的結果,未能有定論,但得氣的機制是得到證實的。2017年3月韓國學者,發表氣感研究的論文[2],針刺神門穴,用EEG同時在腦部二十點測試腦波,有氣感和無氣感,兩者有顯著的差異性,並擴大實驗中。另外,張長琳教授[3],書中提1970年代中國的循經感傳的研究中,有63,228人參加,其中有78%出現了循經感傳的現象.以上這些都驗證了氣感的存在。

以古代和現代氣感的療效描述,加上現代先進的儀器,和大數據庫的處理能力,氣感和臨床的驗證,應可實現。假如得氣的數字化、標準化,可作為臨床療癒的指標,則是中醫推前一大步,針刺高手與一般針刺醫生的實驗當然就可省略了。


參考文獻
[1] Shuo Zhang, WeiMu, Lu Xiao, Wen-Ke Zheng, Chun-Xiang Liu,Li Zhang, and Hong-Cai Shang, Is Deqi an Indicator of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A Systematic Review,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Vol 2013, Article ID 750140, 17 June 2013

[2] Go-Eun Lee, Jong-Min Yun, Seung-Bum Yang,3 Yeonseok Kang, Hyung-Won Kang,
Kwang-Ho Choi, Junbeom Kim, O. Sang Kwon, Ji-Eun Park, and Jae-Hyo Kim, Deqi Induction by HT7 Acupuncture Alters Theta and Alpha Band Coherence in Human Healthy Subjects,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Vol 2017, Article ID 7107136
[3] 張長琳,人體的彩虹,見證科學底下的經絡奧妙,橡樹文化, 2015年


Tuesday, July 18, 2017

練習呼吸,也可以減肥嗎

答案,腹部強呼吸,有韻律的快速震盪下腹部,同時空氣從鼻孔衝出,是能量震動療癒方法的一種,可以幫助減肥。

世界各國對於國民體重超重都是一個頭痛的問題,WHO 2014 年統計,18歲以上的成年人,約有39%肥胖,在臺灣則成年人有43%肥胖。尤其是中年人,新陳代謝減慢,體重更有增加的趨勢,美國2014年統計資料顯示,中年人 (40~59)41%肥胖, 年輕人(20~39)34.3%肥胖, 老年人60歲以上38.5%肥胖,資料顯示中年人肥胖最為嚴重。 美國的肥胖年度醫療費用預計在2008年為1,470億美元,肥胖者的每年醫療費用比正常體重高美元1,429美元。

一般人對減重的概念,除了飲食外,就是運動,很少有呼吸與減重有關的文章。印度學者2013年的研究報告[1][2],練習腹部強呼吸對減重有幫助,如臀圍、腰圍、BMI、腹部皮褶厚度等四項肥胖指數都有改善,本人將其重點摘錄,供大家參考:

60位,24歲到28歲的男女生,體重超重,BMI2529·9之間,分成兩組,試驗組和控制組各三十人。

試驗組星期一到星期六,每天練習下腹強呼吸,連續下腹强呼15次後,休息15~20秒,持續15分鐘,共八個禮拜,隨後測試減肥的指數。

結果
證實強呼吸練習八個禮拜的試驗中,試驗組的減重指標臀圍、腰圍、BMI、腹部皮摺厚度等指標,如圖一,左下,紅色的行,試驗前後都有顯著的改善,而控制組的四項指標,一點都沒有改變。


結論
持續的練習腹部強呼吸的結果,可改善體重超重,究其原因,強呼吸可以增加腹部肌肉的彈性,改善消化和泌尿系統的循環,亦可增加心肺的功能,促進全身血液的循環,因而改善新陳代謝,故能達到減肥的效果。且練習呼吸沒有時、空間的限制,隨時随地都可以練習,是一種非侵入,成本低的自我鍛練,是值得考慮的減重的方法之一

註:BMI定義是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其值列於下
太瘦:低於18.5
正常:18.5-24.9
超重:25.0-29.9
肥胖:30.0以上

下腹強呼吸的練習

下腹強呼吸的其他好處




 參考文獻
[1] Dinkar Kekan, Shriniwas Kashalikar, EFFECT OF KAPALBHATI PRANAYAMA ON WAIST AND HIP CIRCUMFERENCE, Journal of Evolution of Medical and Dental SciencesVol 2/ Issue 11/ March 18, 2013

[2] Dinkar R. Kekan,,Effect of Kapalbhati Pranayama on Body Mass Index andAbdominal Skinfold Thickness, Indian Medical Gazette — NOVEMBER 2013



Thursday, July 13, 2017

為何慢性病患者,其呼吸量大,但細胞又缺氧?  如何改善

許多醫學的研究證實,慢性疾病者:糖尿病、高血壓、哮喘、心臟病、自律神經失調等,大都因為細胞缺氧,但亦證實這些慢性疾病患者,往往是呼吸量較正常人大[1]。呼吸量大,不是吸入的氧氣較多,怎麼會缺氧,這不是互相矛盾嗎? 其實若瞭解氧氣和二氧化碳在呼吸與血液循環中的作用,即可運用正確的呼吸方法,輔助慢性病患改善病情。



一般人對呼吸的了解是,吸進氧氣,吐出二氧化碳,所以認為吸吐量愈大,吸進的氧氣量亦大,對患者愈有幫助。圖片一,是健康者與一般慢性病患:糖尿病,心臟病等疾病,呼吸量的統計比較,健康者呼吸量,一般每分鐘大概六公升身左右,而慢性病患者,每分鍾卻高達每分鐘12公升到15公升之間,是健康者的兩倍以上。在血液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濃度必須保持一定的範圍,任何之一,長期的太高或太低,對於身體健都有影響,若高、低超過極限甚至造成生命的危險,如圖片2[2]



呼吸急促,就是醫學上的過度呼吸(Hyperventilation),雖然呼吸量大,但因吐氣多,從肺泡中,帶走過量的二氧化碳,造成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过低,引起下列兩種效應
一,血管收縮,血液流量減少
二,血紅素中的氧氣,在細胞中較不易釋出(Bohr effect,波爾效應)
因此反而造成各部器官和腦部的細胞,更缺乏氧氣,對病症的改善更加不利。

解決方案
練習腹部慢呼吸,可改善過度呼吸所造成二氧化碳濃度過低的問題,另外長時間過度呼吸造成交感神經緊繃,透過腹部慢呼吸可以提高副交感神經,對於慢性疾病的改善有雙重的助益。

腹部慢呼吸可以參考下列文章:




筆者註:嚴重的呼吸器官衰竭的病:嚴重的氣喘、氣腫、支氣管炎、肺癌等,須用特高濃度的氧氣治療病患,不在本文討論範園


Reference
[1] Dr. Artour Rakhimov & Dr. Volker Schmitz , Yoga Benefits are in Breathing  Less, 2015
[2]  Dr. Christopher Gilbert, "Better Chemistry Through Breathing: The Story of Carbon Dioxide and How Can It Go Wrong",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42546547_Better_Chemistry_Through_Breathing_The_Story_of_Carbon_Dioxide_and_How_It_Can_Go_Wrong



Friday, July 7, 2017

()淨化呼吸法, Kapalbhati, 的科學証據

一般養生方法繁多,但有関腦部淨化的功法不多,有科學實驗印證的更少。前面幾篇文章介紹有関下腹強呼吸法,就是瑜珈的Kapalbhati呼吸法,又稱火呼吸,又稱前額浄化呼吸法,又有人稱第三眼浄化法。印度的竼文,Kapal是前額,bhati是淨化。為何印度瑜珈先哲會把這種下腹強呼吸法,取這樣的名稱呢? 是否他們練習這種呼吸法後,覺得前腦特別的清醒,才取這樣的名稱?

印度學者的兩篇研究論文[1][2],用現代科學的儀器,功能性近紅外線光譜儀(fNIRS),和腦的認知功能測試(Cognitive Functions Test),證實了Ka可以浄化前額()(註:fNIRS常用在臨床手術時,即時監測被手術者腦部血紅素的含氧量的儀器。)

[1]文中,18位健康組,18位病患組,用fNIRS(Functional Near Infared Spectroscopy),在左、右前額各安裝8支測試管,即時的測量,練習強呼吸,前、中、後等三种狀態下,含氧紅血紅素濃度的變化。結果是健康組強呼吸中,前額血紅素含氧量濃度,約是強呼吸前濃度的1.5倍。強呼吸結束後, 血紅素含氧量的濃度則低於練習前的濃度。

[2]文中,84位參加測試者,28强呼吸組,28位弱呼吸組,28位控制組,,每週練習三次,每次35分鐘,連續12週,結果證實,強呼吸組與控制組,大腦的功能測試:認知功能、視覺反應、記憶力、聼力反應等,都有顯著的差異。

討論
一,下腹強呼吸,吐氣時,因鼻孔管道細長、彎曲,突然的壓力變化造成震盪,上鼻腔靠近前腦處,故震波易達到前腦部,容易把前腦的廢物排除。
二,空氣中的氧氣,滲透到肺泡中血液的量,和呼吸時的胸腔與肺泡間的壓力差成正比,吐氣時,造成的壓力差特別大,故能造成前額的高濃度的血红素含氧量
三,強呼吸時,血液含氧量特高,停止練習後,血液含氧量特低,在平常的水準間高低起伏,代表新陳代謝快。
四,前額,經過血紅素含氧量高低的震盪,加上腦髓液隨著強呼吸引的振動,前腦部的新陳代謝快,廢物排除容易,故經過一段時間練習強呼吸後,腦部的認知和反應的測試,均較沒有練習強呼吸者,有明顯地提昇



練習下腹強呼吸,Kapalbhati, 的影片和要領,請参考下文中,下腹強呼吸的部分:


Reference
[1]  Hemant Bhargav, H. R. Nagendra, B. N. Gangadhar 2 and Raghuram Nagarathna, Frontal hemodynamic responses to high frequency yoga breathing in schizophrenia: a 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study, Frointer in PSYCHIATRY,  Mar 2014 , Vol 5,  Article 29

 [2]  VivekKumar Sharma, Rajajeyakumar M., Velkumary S., Senthil Kumar Subramanian, Ananda B. Bhavanani, Madanmohan, Ajit Sahai, Dinesh Thangavel,Practice on Cognitive Functions in Healthy Volunteers,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Diagnostic Research, 2014 Jan, Vol-8(1):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