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7, 2017

冥想有何好處?
總編40多年的研究結果,令人驚嘆!

中國道、儒、釋和印度瑜珈都有冥想的功法,方法和目的不盡相同。隨著科學研究和儀器發展,經過證實冥想的益處愈來愈多,越來越明顯化。20156月,美國學者[1]在阿育吠陀雜誌上發表一篇,從1970年代至至2014年,約40年來有關冥想的研究和臨床實驗報告的總結,參考文獻73篇,其中與冥想益處有關的論文66篇,將其摘錄如下,供大家參考:

冥想的定義
印度吠陀(Vedic)的冥想定義,人有肉體(Physical body),意識(Inner faculty)和深層自我(Deep inner Self)等三種層次,由深層自去啓發意識,而由意識再去控制肉體,由冥想構成言三層次的循環。一般人有三種意識:醒,夢,沉睡等,冥想類似沈睡,而意識是清醒的的狀態。
廣泛的冥想定義
沉思,注意力集中,大自然聲音:海濤,導引冥想,緩慢沉思運動:太極,瑜伽,氣功,呼吸練習,誦經等,都包括在


冥想好處
*減少壓力,焦慮,憂鬱,疼痛(身體和心理)
*降低血壓, 心率,乳酸,皮質醇,腎上腺素, 代謝,氧氣利用率,膽固醇, 交感神經過度刺激
*增加褪黑素,皮膚抵抗力,腦的血流量,注意力,提高執行效率,
*增加腦中灰質(減緩老化),改善端粒活性和端粒長度(減緩老化),改善記憶

冥想疾病患者改善
*201名非裔美國患有冠心病的試驗中, 5年後,冥想組的死亡,冠心病發作和中風風險降低了48
*280名高醫療支出群組中, 冥想者與非冥想者相比,5年間累積減少了28%。
*癌患者全面的生活方式改變方案: (包括素食飲食和壓力管理 - 冥想和呼吸練習)3個月的研究, 500個基因的變化, 90%基因變化下調.
*他疾病的改善: 癲癇,經前期綜合徵症狀, 經期症狀, 自身免疫性疾病腫瘤疾病者的情緒障礙

結論
冥想是意識的鍛煉,最終的目的是要擴展意識超乎日常的二元領域(達到無極的境界)。冥想可以減少壓力,促進創造力,提高執行的效率。有如身體的鍛煉,不用心想肌肉變得強壯,運動後肌肉自然會強壯起來。冥想是意識上的鍛煉,,只要有恒心的練習自然能源提升意識品質的結果,而不需用其他的心理上操作。


參考文獻

[1] Hari Sharma, Meditation: Process and effects, Ayu. 2015 Jul-Sep; 36(3): 233–237.



老中醫+大數據+AI

前言
大數據隨著網路,電腦,手機的廣泛使用,資料量越來越大.目前,平常人用臉書, LINE,一星期的資料量可能大於過去好幾個月的資料量。資料量多有好有壞,壞處是假資料亦多,如何過濾到,是一大問號? 壞的例子,美國上次總統選舉為例,蘇聯花錢在臉書上放假消息,影響選舉。好的例子,GoogleAlphago 將許多圍棋譜放在大數據庫,加上AI,幾年內變成了舉世無敵的圍棋王。一般人提到老中醫,聯想到年紀大,經驗豐富,把脈準確,療效好的上年紀中醫.

如何做到老中醫+大數據庫+AI的結合
本節以脈診為例,來說明這三項整合的步驟
說穿了老中醫每一次脈診的記録是相當於圍棋大師下的一次圍棋譜。老中醫把脈,將強弱,沈浮,緊弛等脈象,記錄下來,並且確認疾病的特徵和種類,同時用不同的脈診儀,或經絡儀等儀器,測試並記錄病人的數據。一位老中醫,有許許多多的診斷,集合一位老中醫的許多病人,多次脈象診斷就是這位老中醫的智識庫(KB),下一步把許多老中醫的脈象診斷和儀器記錄,輸入大數據庫,加AI的相關性分析,這些老中醫的KB和儀器數據,將成為相當有用的診斷資源。
當然,若能有數位老中醫,加上數種不同的的脈診儀,經絡儀針對某一個病人的診斷,其記錄結果的可靠性,可提高很多。


結論
上述老中醫+大數據庫+AI整合是一種構想,若要完善,還要加入其他望、聞,問等診法,還有療癒的方法和結果,才能真正有實用的價值。且要選擇,和說服老中醫參與這種計劃,是否容易,是個未知數?可能實施不像的圍棋那麼容易。不過若能實現,則對中醫地位的提昇,和對中醫的病人可能都是一件好事,正如針刺上的酸麻脹, 痛數據化[1],機制化[2],都是中醫大數據化,AI化的先驅。


參考文獻



在高山上冥想,效果更佳,為什麼?

本文印證了道家與瑜珈的先哲,選擇在高山(低氧)冥想(慢呼吸)的修行,是有科學依據的

前言
一般人提到高山,就想到高山症缺氧,可能影響身體健康,甚至嚴重的話,有生命上的危險,提到冥想,則想到可讓身心放鬆,腦波變化,對身體健康有益處.在高山缺氧的地方,冥想慢呼吸,為何對身體更有幫助呢? 20155月,歐洲醫、學者[1]發表慢呼吸加上缺氧環境的研究論文,摘錄如下,供大家參考。

實驗對象
八個女生,12位男生,平均年齡三四點五,其中7位有瑜珈練習的經驗,過程中因有三個人的實驗資料不齊全而剔除。

實驗方法
呼吸方法有三種:一,控制呼吸每分鐘六次,二,控制呼吸每分鐘15次,三,正常自然呼吸
氧氣濃度二種: 正常氧氣濃度21%,缺氧濃度13%,相當於高山約3700公尺的氧氣濃度
三種呼吸方法和兩種氧氣濃度組合,共有六種不同的實驗方法

測量的參數
一,心肺參數 :血液含氧量,心跳,血壓,心變異性,呼吸量,呼吸次數,吐出二氧化碳濃度
二,腦部影像用f M R I,測試前並測腦部各部位

實驗結果

黃色部分代表腦部活動性,面積愈大,黃顏色愈深,代表腦部活動性愈
圖上半部,在缺氧較正常濃度好
圖下半部,控制性慢呼吸較控制性正常呼吸好,腦部活動性強

總結,
慢呼吸在低氧環境下可助益心血管的功能。在兩種控制呼吸的比較,慢呼吸勝出。換言之,慢呼吸在低氧下,是六種實驗組和中,是表現最好的。這印證了道家與瑜珈的先哲,選擇在高山(低氧)冥想(慢呼吸)的修行,是有科學依據的。

雖然平地上,氧氣濃度達21%,但道家和瑜珈都有慢呼吸和閉氣的練習,達到間性的缺氧,然後配合慢呼吸,應該是不難的


參考文獻
[1]  Hugo D. Critchley, Alessia Nicotra, Patrizia A. Chiesa4, Yoko Nagai, MarcusA. Gray, Ludovico Minati, Luciano Bernardi, Slow Breathing and Hypoxic Challenge: Cardiorespiratory  Consequences and Their Central Neural Substrates, journal.pone.0127082 May 14, 2015

[2]  為何要練習閉氣? () 缺氧條件下,西醫新的療癒模式? 慢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 神經系統, 呼吸系統, 新陳代謝
為何要練習閉氣? ()

缺氧療癒法:持續性缺氧和間歇性缺氧, 對人體生理的影響。
又間歇性缺氣應與道家、瑜珈的呼吸法較接近。

前言
前文中[1]提到缺氧療法對慢性病有顯著的改善,執行缺氧療癒時有兩種方法,一是持續性 Sustained,二是間歇性 Intermittent。但文中缺少描述這兩種缺氧下,對人體生理的影響。2017年一月,法國學者[2]針對這兩種缺氧方法,對呼吸、血壓、肌肉/前額血液含氧量、心率變異性(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的指標)等參數的影響發表論文,摘錄於下,供大家參考。

實驗方法
一,參與者:14位年輕健康者(77),平均年齡25 平均BMI 21.5,平均體重72公斤,平均身高172公分,不抽煙,平時有適量的運動
二,實驗程序
    aSH連續性缺氧 (圖一上左),控制血液含氧量在70~80%(圖一下左),連續一個小時,氧氣的農度一直保持在缺氧狀態
    bIH間歇性的缺氧(圖一上右)5分鐘缺氧,3分鐘正常氧,共7次,血液含氧量上下起伏(圖一下右),連續一個小時,氧氣的濃度是在平常的氧氣濃度和缺氧濃度之間高低起伏,還原正常氧氣濃度10分鐘
   c,作完第一次實驗S1,休息48小時,作第二次實驗S2,休息48小時 作第三次實驗S3
三,測試設備
    a,前額與動脈血液含氧量,使用N I R S紅外線光譜儀測量
    b,心率變異性,使用ECG測量

實驗結果
兩種缺氧實驗, 列於圖二,呼吸量,心跳,肌肉含氧量,心率變異性都有顯著的變化,

兩種缺氧實驗有呼吸量,心跳,肌肉含氧量,心率變異性都有顯著的變化,但變化程度不盡相同,SH對前額含氧量變化弧度大,兩者対心變異性,卻成反方向

結論
兩種缺氧實驗: 呼吸量,心跳,肌肉含氧量,心率變異性都有顯著的變化,變化程度不盡相同。持續性缺氧對前額含氧量變化弧度大,但兩種缺氧方法兩者対心率變異性,卻成反方向。兩種缺氧方法均對前額葉含氧量有大的變化,對肌肉含量的變化量較少,故要活化肌肉,呼吸法和運動兩者並用。因此對於未來選擇療癒, 缺氧的執行方式有不同的選擇。
另外,道家和瑜珈呼吸法,可能引起身體氧氣濃度的變化,而是有高低起伏的震盪,前文中[3] 瑜珈呼吸法含氧量有高低起伏的變化,含氧量不可能保持一條直線,如此間歇性缺氣應與道家、瑜珈的呼吸法較接近。


參考文獻
[1], 缺氧條件下,西醫新的療癒模式? 慢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 神經系統, 呼吸系統, 新陳代謝.

[2], Samarmar Chacaroun, AnnaBorowik, ShawndaA.Morrison, Sébastien Baillieul, Patrice Flore, StéphaneDoutreleau, SamuelVerges,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Two Hypoxic Conditioning Strategies in Healthy Subjects, Frontier in Physiology, 10 January,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