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17, 2018

快呼吸、慢呼吸,那一種可令人頭腦較清晰?
一般人的呼吸約每分鐘16次左右,12~20次之間都算是正常。又對快呼吸的印象是跑完步後,氣喘如牛,呼吸頻率特別快,對慢呼吸則聯想到冥想,呼吸頻率放慢。本文討論的快呼吸,和慢呼吸,都是有意識的控制呼吸頻率,快呼吸和激烈運動後的呼吸增快不一樣。慢呼吸則和冥想時,呼吸放慢類似。快呼吸的頻率每分鐘60次左右,初學者可降低頻率至每分鐘30次左右,慢呼吸則每分鐘6次左右。但到底那種呼吸,對頭腦清晰較有幫忙呢?
印度學者針對快呼吸與慢呼吸,兩者與腦部認知功能/聲視覺反應時的比較研究[1],實驗步驟和結果如下:
@@84位,18~25歳的健康年青人,分三組:快呼吸、慢呼吸、控制,各組28位。
@@快呼吸組,三種快呼吸方法,下腹快呼吸(Kapalabhati)、上胸呼吸(Bhastrika),開口吐舌快呼吸(Kukkriya, 類似熱天,犬開口伸舌呼吸),三種各1分鐘,間隔休息1分鐘,1次循環6分鐘,4次循環共24分鐘。三種快呼吸頻率維持在每分鐘60次。
@@慢呼吸組,三種慢呼吸方法,交換鼻孔呼吸(Nadishodhana)、吸閉囗/吐開口發出啊聲(Pranava and)、吸(6秒)閉(3秒)吐(6秒)( Savitri),三種各2分鐘,間隔休息1分鐘,1次循環9分鐘,3次循環共27分鐘。三種慢呼吸的頻率維持在每分鐘4~6次。
@@為期12週的練習
三組均在練習前和練習後,都有認知測試,和聲、視覺反應時間測試,結果如下:
@@快/慢呼吸兩組在聲、視覺反應時間測試上均較控制組佳,而認知測試7小項中,其中6小項,快/慢呼吸兩組均較控制組佳。
@@只有快、慢呼吸兩組的測試資料比較,快呼吸在聲、視覺反應時間的縮短上,較慢呼吸顯著。
總結
此實驗結果,符合下腹快速呼吸法的印設竼文名稱Kapalabhati,前額Kapala清浄bhati法,可見印度古代聖哲,鍛鍊下腹快呼吸後,一定有頭腦較清晰的感覺,才會把此呼吸法稱為前額清浄法[2]。雖然古代沒有現代的儀器,可以測試腦部認知和聲視反應時間。
快呼吸可讓人腦部清晰,究其原因,
一,快呼吸中的下腹法和上胸二法,詳細請參考筆者另文[3],鼻孔快速吸氣吐氣,鼻腔管道較口腔較榨小,較彎曲,大量或快速氣體進出時,鼻腔氣壓變化大,也就是造成肺壓變化大,而紅血球溶入血液的量,因肺氣壓大而變大。
二,且鼻腔經過前額下方,可造腦前額內的震盪。
三,下腹快呼吸,可引起脊椎至腦部龍骨水的流動,又龍骨水是腦部重要排廢物的管道,詳細可參考筆者過去撰寫的相關的文章 [4]。
又筆者嘗試尋找中國的氣功的快呼吸方法,要以鼻吸、鼻呼為主,但至今沒有結果,若有讀者知道者,懇請告知。
參考文獻
[1], Sharma VK,Subramanian SK, Bhavanani AB, Madanmohan, Sahai A, Thangavel D, Effect of fast and slow pranayama practice on cognitive functions in healthy volunteers, J Clin Diagn Res. 2014 Jan;8(1):10-3

秘魯古代印加人的智慧,開腦手術

2018年5月初,在秘魯旅遊十來天,其中古代印加文化的建築和開腦術,最吸引人注目。在中醫盛行的中國古代,但有跡可尋的腦部手術遺跡和文獻並不多,而與中國殷商差不多同時的南美州印加遺址,卻留下不少開腦的遺跡。

2016年6月,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記者訪問美國Tulane大學考古學教授 Verona,寫的一篇文章[1]。Verona和五位同事共同寫一本有関古代印加帝國的開腦術的書。另外參考一遍1958年的古代秘魯的醫學文獻[2],總括如下:

@Verona 研究的印加開腦的頭顱超過八百個,其數量超過其他古代,古代其他歐、亞、非三洲的開腦的總數
@估測成功率約百分之七十 
@執行開腦的原因,憶測是嚴重的腦部受傷
@從遺留的腦顱判斷,甚至有人執行5次的開腦手術
@用羊駝毛和棉花等軟組織,來止血和包紥用
@可能coca 作為麻醉和復原的藥物

目前的醫學開腦工具較古代的工具精密和先進,現代醫學並不需要研究古代印加開腦的工具,但在印加古代的醫療環境下,能麻醉、止血、手術感染率低,和高成功率,卻是值得現代人探討的議題。

參考文獻
[1],Amazing Things We’ve Learned From 800 Ancient Skull Surgeries
[2], Dalrymple-Champneys, D., Bt., C.B., M.A., D.M., F.R.C.P., Section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Preventive and Curative Medicine in Ancient Peru, Proceeding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 Vol. 51, 385, Feb. 5, 1958